60年代三年大旱覆盖了哪些地方
1960年1—9月,从1959秋季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天一400天未下雨,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
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个主要粮区合计受灾1598.6万公顷,成灾808.5万公顷,分别达整个旱灾地区的68.9%和56.9%。流经山东、河南的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济南地区的800万人生活用水告急。
进入夏秋,旱灾扩展到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大陆地区除西藏外旱灾面积达3812.46万公顷,是建国50年来最高记录。
1960年6—10月,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台风和洪水灾害。
今年或将迎来60年不遇大旱_
1、气象预警升级:60年罕见旱情逼近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或遭遇自1964年以来最严重干旱,多地降水量预计减少30%~50%,高温天数将突破历史极值,专家分析,这与全球变暖叠加“厄尔尼诺-拉尼娜”快速转换有关,极端天气风险显著加剧。
2、重灾区覆盖范围广,农业首当其冲
黄淮、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可能成为干旱“重灾区”,河南、安徽等地春耕期降雨量或不足常年一半,小麦、水稻等作物面临减产风险,部分水利设施薄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也可能凸显。
3、连锁反应:从粮食安全到能源供应
干旱不仅威胁农业,水电大省(如云南、四川)发电量或骤降,加剧夏季用电紧张。河道断流可能影响航运与生态,例如长江流域鱼类洄游、湿地退化等问题或恶化。
4、应对措施:科技+节水双管齐下
多地已启动应急预案:推广抗旱作物品种、人工增雨作业;城市加强用水管控,循环利用中水、限制高耗水行业,专家呼吁,家庭节水习惯(如一水多用)需长期坚持,以应对气候“新常态”。
5、长期挑战:防灾体系亟待升级
此次旱情暴露部分区域水利设施老化、抗旱资源储备不足等问题,国家计划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智慧监测网络、扩容水库蓄水能力,同时探索跨区域调水协作机制,提升极端气候“韧性”。
(字数:约350字)
相关问题解答
1、60年代三年大旱主要覆盖了哪些地区?
我查了一下,60年代那场三年大旱主要影响的是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一带,像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受灾特别严重,当时旱情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2、今年真的会迎来60年不遇的大旱吗?
从目前的气象预报和专家分析来看,今年确实有可能出现极端干旱天气,尤其是北方部分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因素叠加,可能会让旱情比往年更严重,不过具体还得看后续天气变化,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嘛。
3、60年代大旱和今年的干旱有什么相似之处?
我觉得最大的相似点就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60年代那场大旱持续了三年,今年如果真出现大旱,可能也会延续一段时间,两场干旱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对农业和生态的冲击都很大。
4、如果今年真的出现大旱,我们该怎么应对?
节约用水肯定是关键,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农业灌溉,都得精打细算,政府可能会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比如人工增雨、调水工程等,咱们普通人也要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减少损失。
本文来自作者[惜绿]投稿,不代表兴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xingfa.cn/zshi/202503-14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兴法号的签约作者“惜绿”
本文概览:60年代三年大旱覆盖了哪些地方1960年1—9月,从1959秋季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天一400...
文章不错《60年代三年大旱覆盖了哪些地方 今年或将迎来60年不遇大旱_》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