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返回地球全过程摘抄
航天员返回地球需乘坐返回舱,整个返回过程需经过制动离轨、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和着陆4个阶段。制动离轨段是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的阶段。飞船离开原运行轨道进入大气层,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呈自由飞行状态,即自由下降段。
再入段是从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到其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的飞行阶段,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
着陆段是返回舱从打开降落伞到着陆的过程。返回舱以大约每秒200米的均速下降。
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
回顾神十五航天员返回全程
1、返回倒计时启动
6月4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结束186天的太空驻留,关闭空间站舱门,正式踏上回家路。三人组在轨时长创中国航天员单次任务新纪录,返程前还完成了空间站状态设置和实验数据整理。
2、“太空分离”惊心动魄
返回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后,绕地球飞行约5圈,逐步降低轨道高度。最紧张环节是穿越大气层:返回舱以每秒数千米速度下坠,表面温度超千摄氏度,航天员经历剧烈震动和高温考验,与地面短暂失联的黑障区持续约4分钟。
3、降落伞“护盾”显神威
距地面10公里时,1200平方米的巨型降落伞成功打开,返回舱速度从200米/秒骤降至7米/秒,此时空中搜救直升机已锁定目标,地面车队同步向预定着陆点集结。
4、“精准溅落”东风着陆场
6月4日6时33分,返回舱在戈壁滩垂直着陆!从出舱到医监医保全程不到2小时,航天员微笑比“OK”手势。邓清明哽咽说“回到祖国怀抱真好”,他25年的飞天梦在此刻圆满。
5、历史性突破
此次返回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首次载人返回任务成功,验证了快速返回技术可靠性。三英雄带回的8大类实验样本,将为空间科学应用提供关键数据。
相关问题解答
1、航天员返回地球的第一步是什么?
航天员们会从空间站撤离,进入返回舱,返回舱会与空间站分离,然后开始调整轨道,准备进入大气层,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因为一旦轨道不对,可能会偏离预定着陆点。
2、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遇到什么挑战?
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会经历“黑障区”,也就是与地面失去通讯的阶段,这时候,返回舱外部的温度会急剧升高,达到上千摄氏度,所以返回舱的外壳必须能承受高温,航天员们也会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压力,但返回舱的设计就是为了保护他们安全度过这一阶段。
3、降落伞是如何帮助返回舱减速的?
当返回舱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会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主降落伞的面积非常大,能有效减缓返回舱的下落速度,确保它不会以过快的速度撞击地面,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如果速度太快,航天员可能会受伤。
4、航天员着陆后会有哪些后续安排?
着陆后,地面搜救队会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航天员出舱,航天员们会先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确认健康状况良好后,会被送往专门的医疗中心进行更详细的体检和隔离观察,毕竟在太空待了这么久,身体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本文来自作者[代玉]投稿,不代表兴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xingfa.cn/kepu/202503-24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兴法号的签约作者“代玉”
本文概览:航天员返回地球全过程摘抄航天员返回地球需乘坐返回舱,整个返回过程需经过制动离轨、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和着陆4个阶段。制动离轨段是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
文章不错《航天员返回地球全过程摘抄 回顾神十五航天员返回全程》内容很有帮助